2015年痕迹物证重点实验室被吉林省教育厅确立为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服务我省公安业务重大需求为立足点,重点围绕服务打击违法犯罪、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工作,紧密跟踪国际痕迹物证理论与技术发展前沿,密切结合公安实战部门的需求,以优化现有技术手段、拓展现有技术应用范围、促进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催生新兴技术的方式,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公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聚集,创建了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痕迹物证领域研究攻坚模式。
实验室聚焦“痕迹物证基础理论研究”“手印足迹检验研究”和“器械痕迹检验研究”三个研究方向。团队共有成员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13人,硕士11人。团队教师的学术背景涵盖了生物学、化学、法学、公安技术等多个相关学科领域,有利于交叉学科优势互补,已经形成了一支人员精干、专业对口、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和特色鲜明的研究队伍。近五年,团队成员共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核心期刊检索7篇。实验室教师所在的“痕迹检验教学团队”2016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拥有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公安技术学科负责人1人,刑事科学技术方向负责人1人,公安视听技术方向负责人1人,团队成员13人;吉林省高层次D类人才1人,E类人才10人;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人。
实验室团队注重教师和学生培养。教师培养方面,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吉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五年来,团队教师3人次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刑警学院进修学习,20余人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人次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学生培养方面,学生在团队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