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科研平台 >

警察心理建设研究中心

吉林省警察心理建设研究中心是依托吉林警察学院建设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警察心理建设研究中心主要依托吉林警察学院组建,近年来围绕警察心理建设、公安队伍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从公安工作的全方位,从公安民警从警的全过程,从公安工作的每个环节入手,对警察心理进行研究。研究中心坚持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以解决公安机关心理建设的基本问题为出发点,实现了把握公安机关心理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提升警察心理工作层次和水平的目的。近年来,在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与维护、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公安队伍的建设。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兼职研究人员10人。列入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以来,引进博士2名,硕士6名,2名同志被聘为全国公安机关民警心理服务专家组成员。

研究中心建立以来,研究设施建设投入100余万元,目前拥有危机干预实验室、心理宣泄实验室、放松训练室、沙盘训练室等实验实训设施,拥有互联网电脑12台,金盾网电脑1台,具有完善、高速的电子信息网络,具备信息化研究和服务的条件,开展心理建设研究的条件比较齐全。

基地建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其中教育部项目1项,公安部项目1项。在研项目3项。科研工作获奖4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篇,包括17篇核心级以上级别论文。参与发表C 刊级以上论文2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1篇。完成学术著作3部,主编教材1本,教学成果2项。

警察心理建设研究中心注重研究基地服务公安实践、服务公安民警和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把研究工作与服务有机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研究中心陆续与省内多个市州公安机关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依托基层公安机关开展研究工作,总结出一系列针对基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心理建设方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研究基地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与分析、团队建设与训练、心理咨询与辅导、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等系列心理建设工作,多次为我省赴新疆维稳特警队的公安民警开展战前心理训练与战时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中心先后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全国森林公安机关、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公安局、吉林省纪委机关等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百余场,接受教育的民警、辅警及家属万余人次。开展心理测评与分析5000人次,组织团队建设与训练300余次,为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心理咨询500余人次,多次参与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为全省公安队伍建设和民警心理素质提升与战斗力维护做出了贡献。

2021年12月,研究中心有关同志负责牵头,制定了《吉林省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5项心理工作制度,经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金波同志签发,以公安厅文件形式正式下发执行。

学院大力支持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2018年以来,参加公安部、教育部和省内学术交流40余人次。

研究中心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根据研究成果,学院陆续开设了《警务心理学》、《警察心理管理与调适》、《警察心理品质培养与训练》等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